【个案分享】三个月,如何“ 激活 ”社交正向反馈?塑造“人有趣”的印象,减少“情绪问题”
来源: | 作者:Autism星心智援 | 发布时间: 2023-04-04 | 226 次浏览 | 分享到:

 


宝爸分享:

“变化很大…情绪情感的提升很大‘’

● 因为缺乏团队合作、课堂规则、生活自理,被幼儿园劝退……

● 情绪最糟糕的时候,可以持续哭两个小时,我都不能理解……

老打家里其他小朋友,甚至把弟弟摁在地上……
● 
我急了,也会打他,拿他没办法,也迷茫焦虑……

 

❤️现在

● 认知、语言、情感、游戏、规则都有了很大进步……

● 他对妈妈的依赖多了很多……

● 他对弟弟友好了很多,有什么好东西都会记挂着弟弟……

● 当他出现情绪的时候,比以前更容易调控他了,5到10分钟左右,就能被安抚。

● 我能一个人带他们三个小孩轮流玩了,遵守规则,也愿意等待了。

● 我平常,在日常生活情景中教他,描述、命名、语言表达……

● 我们全家都期望他能够更加接近其他的孩子,能够早日融入幼儿园。


❤️爸爸“甜蜜”的烦恼:

⭐️现在孩子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自己的想法更明确,更丰富了,心智能力也在向上发展,

不在只是听家长话的小宝宝了,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也有会固执的情绪。


⭐️爸妈需要学习更多的引导策略,引导孩子如何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想法和情绪,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

家长又需要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储备更多的引导策略,带领和促进孩子向更高心智阶段再发展。

 

3个月的密集干预,

给孩子带来哪些变化?


关系建立

自发关注他人的频率提高,享受老师们“夸张有趣”的互动,社交亲密感高,与他人的情感联结更深了

● 喜欢关注老师的夸张表情,放声大笑,并模仿老师的表情,主动要求活动维持“再来一次”“我还要玩”

 

● 主动邀请老师or小朋友参与到自己的活动中来,“老师进来玩”“*睿(小朋友名字),来追我呀”“我们一起玩”

 

 

基础互动能力

互联注意的引发和回应比较稳定,等待、轮流意识显著提高,主动自发的模仿(游戏行为、语言)提升了,

频次和连续性增强,专注的维持、分配、转移都提升了


● 在与老师游戏互动中,人物人的交替使用频率高了,会引发老师的共享专注

轮流意识大幅提升,能较清晰地意识到“轮到我”或“轮到你”,不着急了。

 

● 在游戏情境中,可以等待与观察老师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游戏的模仿,社交专注提升了。

 

游戏技巧

建构和假想的丰富性逐步发展,关联日常生活场景,引发相关的故事情节

● 自发地探索自己喜欢的物件,并且按照物件的功能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

 

● 组合构建意图提升,做好食物后会主动提出拿盘子装,拿做好的食物分享给恐龙宝宝吃等。

 

● 自发的假想游戏中开始添加更多“相关联人物”,想象力丰富了,如分别用两个玩偶代入“我爸爸”和“我妈妈”。

 

快乐的游戏课

小朋友变身小白兔!

 

【游戏老师敲重点咯】

①孩子的社交互动,需要提供稳定和熟悉的游戏环境来不断建立互动统合。

 

②通过游戏展开互动,建立亲密稳定的互动关系,在与人的相处中更频繁地激活正向反馈,

在孩子的头脑中塑造人是有趣的的印象,孩子自然愈发喜欢关注人。

 

③通过游戏活动,将孩子的学习与真实世界产生关联,

孩子的头脑与真实世界不断产生链接,就能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学以致用。

 

双向言语沟通

沟通动机与情境语用逐渐丰富,语言沟通的主动性较强

● 有需求会主动发起沟通,“不想要某个物件,或希望暂停当前活动的”,也能正确使用情境语言表达拒绝。

 

● 游戏中主动用完整句子描述情境,如“猪妈妈吃香蕉冰淇淋”“小动物跳泥坑,很开心”。

 

● 口语和非口语的双向沟通逐步丰富,如:能够理解老师使用表情、

动作表达的“是”或“不是”并作出相应反应,并持续一段时间。

 

 

学前技能

课堂规则意识有明显进步

● 配合及等待意识和规则意识有明显的进步,“手放好”和“等一等”指令表现较好,自主的配合度高。

 

● 离开座位前,能够会举手然后告诉老师说"老师,我想要去找玩具",在老师同意之后才离开座位。

 

小手手放好,

认认真真哦!


【心智认知老师敲重点啦】

①让孩子的沟通及语言建立在其愿望兴趣的基础上。

 

②孩子的大脑处在加工真实世界的环境中,认知逻辑的学习基于真实场景或孩子面临的真实挑战,学习效果更好。  

 

③以规则意识为代表的学前技能,在具备对人意识、恰当的沟通能力及心智能力后,更容易建立和发展。

 

 

 

家长提问:

情绪调控能力如何取得更好进展?

 

⭐️无论是孩子爸爸的反馈或是课堂上的表现,均表述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取得较大进展。

⭐️然而,为何在干预目标中,没有明确的“情绪调控”目标呢?

⭐️情绪调控能力未进行专项化针对性的系统干预,为何情绪问题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因为:

情绪问题的改善,与孩子的社交互动意识、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心智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

反之:

情绪问题的根源,往往与孩子缺乏社交技巧和心智认知不足,容易面临困境相关联。



如:想要的东西无法得到,无法通过沟通能力实现,引发强烈的情绪行为;

 

又如,当孩子不想处在当下厌恶的环境中,但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人对自己的想法不理解,导致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只能使用激烈情绪进行表达。

 

而且,当我们的孩子使用情绪解决问题后,往往可以得到满足,也进一步强化了孩子使用情绪爆发进行表达。

 

情绪问题的恶性循环往往就是这样形成的:孩子会认为,我不需要学习如何恰当的表达,只要大哭大闹,就可以得到满足,等等……

 

在面对孩子激烈的情绪时,情绪本身只需要被我们充分看见和接纳。



我们可以协助孩子解决的,是找到引发情绪的原因,以孩子的能力为基础,协助孩子进行沟通表达,建立表达沟通意识和技巧。



当孩子喜欢与人互动,愿意密切关注的行为意图,在日常生活中,与接触的过程中就更容易获得正向积极的社交经验,而并非是厌恶的情绪反馈。

 

当孩子取得了更好的口语及非口语沟通技巧,能够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去解决问题。

 

当孩子的问题解难策略得到积累,孩子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主动探索解难策略的意识均有所提升,更不容易陷入困境。

 

容易获得正向社交反馈,不易陷入困境的孩子,情绪问题自然会减少。

 


感谢宝爸的分享以及老师们的用心总结

孩子的改变,离不开你们的努力

增强与孩子情感联结

塑造一个喜欢人的孩子

让孩子爱上社交

 



课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