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访谈】当年那个“5分钟就确诊”的孩子,能参与集体生日会,上幼儿园啦……
来源: | 作者:Autism星心智援 | 发布时间: 2024-06-04 | 7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期,中心有一位小朋友迎来了3岁生日!

和孩子们围坐吹蜡烛......



妈妈谈确诊

我们最开始是在托班发现的,当时孩子2岁3个月。托班的园长学习过这方面的内容,觉得孩子不对劲,提醒我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在托班的时候,园长提到第一个问题是呼名不应,叫孩子10次,可能9次都不理人,就只有偶尔一次会理。

还有就是想拿东西的时候,也不会用手指,或者牵我们的手过去啊,让我们抱她去之类的,她都是要自己拿。


就诊过程

“进诊室,5分钟不到,就被确诊了”

去到医院,带着孩子进一个房间,桌子上有一些积木类的玩具,然后医生会让小孩去玩积木,与孩子互动。

我们家孩子当时是直接冲进去,也不看人,直接开始玩积木玩具。

然后医生试着把她手里的玩具拿走,或者让玩具掉在地上,看孩子的一系列反应。

5分钟不到,医生就下了结论:孩子就是(自闭症谱系症状明显)。



老师的话

结合家长的确诊经历,以及下文所描述孩子的早期表现,2岁3个月左右的孩子呈现出以下表现,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经常只关注物件,很少关注人。

★呼名不应,很少通过沟通获取物件或帮助。

★玩耍中,对接近或与自己互动的人缺乏回应。

★在环境中,对身边的声响或物件变化缺乏关注。

★缺乏有意图的沟通语言,不仿说或很少仿说大人的话。

★父母离开时缺乏必要的紧张和恐惧,重逢时也几乎看不到喜悦的表现。



「 妈妈:机构选择经验 」

关于选择机构,我想要和各位家长分享的是:我们选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到,干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无论是从上课的时间,课程的类型还是机构的距离,都一定要以长期坚持接送为前提去考虑。

刚确诊的时候,医院给了两本书,很厚很大,自己要看完是挺难的。

对于刚接触这一块的家长来说,就感觉头都大了,因为首先家长要接受孩子确诊的事实,还又要开始这么多的知识,确实压力比较大。

在机构类型的选择上,最开始,由于我缺乏条件去参与医院需要住院的课程,就有周末的亲子班,和就近或者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找机构,这样两种选择。

我曾经想过要去报亲子班,也就是周末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班,但最后还是通过网络媒体的推荐(大众点评,小红书)来了这里。

选择这里考量因素除了方便,还有一个就是,亲子班其实也是主要给家长上课,而且教的东西会偏理论为主。但我在这边可以也是进班观课,而且也可以跟着家长培训学习,我觉得这种学习方式反而更加适合我。


妈妈的“ 备忘录 ”

我一直有在用备忘做记录,就是每个月孩子进步明显的地方,或者说在我每天与孩子的相处中,她让我惊喜的变化。

一方面,这样可以让我记住孩子的能力变化,另外一方面,看着这些记录,也会给我持续带孩子干预下去的信心。


《备忘节选》



“ 甜蜜的烦恼 ”

之前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我跟朋友去外地两三天再回来,孩子还是自己玩自己的,完全忽视我,他就好像我没离开过那样。并且我那时候是每天跟她在一起的,不是因为我没带她,她才没反应的。

但是现在呢,就变成我进浴室洗澡,让她在外面会电视等我,她会也时不时进来看一下,就是要开我的厕所门,一定要进来看你一眼。

她爸爸呢,她就更喜欢了。爸爸拉屎她都要在门口蹲着,爸爸如果锁门就要哭,扒门:“不可以,我要爸爸!”有时候爸爸厕所都没办法好好上。

现在我跟她爸爸带她出去玩,她就要牵上爸爸,然后牵上妈妈,走在爸爸妈妈中间,她就会表现得很开心,就像是有一种意识:这是我的爸爸妈妈。对我们表现出这种情感上的依恋。


日常带养分享

居家带养:

多体验,多互动

我的感触就是,孩子有段时间是进步特别快的,尤其是语言很多。

那段时间我们是每个周末,就都会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也算是带她多去体验,到处看看摸摸踩踩,一方面带孩子呼吸新鲜空气,多多运动,增强孩子体质。

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增长她的经验,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那段时间过去,孩子真的是有明显的进步,每次和她出去玩以后,都感觉她变得特别乖,回应很迅速。


幼儿园融入:

参考带养经验的选择,融入良好

孩子刚过3岁生日,最近刚刚开始重新上幼儿园,还不满一个月。

我们本来没打算太特别的去选幼儿园,但最后考虑到幼儿园师生配比,还是选了私立幼儿园。

现在给孩子选的幼儿园,环境会稍微开放一点,有山、有湖,可以划船、爬山、采摘啊,让孩子更亲近大自然的这种环境的学校。

幼儿园老师说孩子适应得挺好的。我们其实刚上,就请了一段病假,回去学的东西基本上也还都记得。

哭,也只是哭了请假回来那一下,也很快能转移注意力,几天后就没事了。

目前就是课堂纪律、集体的指令,包括安坐,轮流、等待的意识方面还是比较差,应该也和孩子年龄太小有关系。

所以现在在课堂上,尤其是孩子新增加的小组课,老师着重提升的就是孩子的课堂常规。


老师的话

很多家长可能会疑惑:孩子不应该先上小组,具备了能力,才能考虑幼儿园融入吗?怎么这个孩子先上了幼儿园,才回来练常规,还能适应得挺好,真的能有这回事吗?

其实,孩子,尤其是小龄的孩子,幼儿园对孩子的“基础”要求并不高,只要孩子已经具备了在集体环境之中“体验”、“加入”,基本“跟随”的能力,就可以尝试让孩子进入托班或幼儿园,去参与,体验和适应这种“小朋友很多”的环境。


只要孩子目前社会性基础能力改善良好,社会性发展起来了,幼儿园适应只是一个过程,孩子就能在集体的生活中体验中,慢慢地学会幼儿园的规范和要求。NT孩子也是3岁去幼儿园、集体环境融入后,建立集体规则和行为规范的,需要不断体验和锻炼的过程,这叫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孩子要的是就是这个。


妈妈:“避坑”经验

1慎重选择感统课

曾经给孩子报过感统,但上课也就只是走一下平衡木,跳一下大龙球,感觉没什么意义。

可能我去的机构也不够专业,没有给孩子做评估,做训练计划表,没给我说明孩子到底是肢体不协调,还是前庭或者哪里比较弱,或是感知觉弱,还是别的,帮助就不大。

而且,我们家孩子本来运动还是挺好的,比较爱动的那种类型,后来我就觉得没必要一定要做感统,做体能训练和注意带孩子多外出运动就好了。

尤其是比较贵的感统课,如果孩子不是表现得肢体特别不协调,运动特别不好,就没必要作为首选,不是一定要上,就我们这类孩子的主要问题还是社交核心嘛。


注意选择专业的机构

家长们真的要注意选择专业机构,千万不要去那种莆田系医院。

刚确诊的时候,我们就接到过这种医院的电话,心想带孩子去看看吧,看看有什么方案。

结果在现场,直接把孩子抱走一两个小时,然后再给你抱出来,完全不知道他们在里面做什么。最后出具的报告,也不怎么专业。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说孩子精细动作要多锻炼,多拿筷子,但那时候孩子才2岁多,2岁多的小朋友怎么会用筷子呢?这很明显就不专业。

后续给我们推荐的,也是一些价格又贵,又折磨孩子,又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课程,这类机构,往往会抓住孩子刚确诊时的焦虑心理,去做不当的营销,是我差点踩的一个大坑。


不断尝试,坚持训练

我碰到比较大另一个的困难就是,两三岁的时候教他如厕很困难。

我其实去年夏天教过她,尝试过一个多月,还是不行,就放弃了。今年呢,每天上课坚持半个小时就叫他去上厕所。

刚开始是我们拉着她去,但过了一个月之后呢,她会自己主动去了,回头想一想就也不是特别的困难,但真的是要贵在坚持。

上一年的时候,也已经尝试过了,可能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才不成功。但过来这段时间,坚持训练,还是取得了成果。


保持心态良好

我建议各位家长,心态一定要放好,不能着急。

我在机构见过很多家长,自己是个学霸,自学了很多东西,但心里始终很着急,天天盯着孩子,就会觉得孩子进步怎么这么慢,好焦虑啊。

其实,干预肯定是一场持久战,家长不要太过于急于求成。

平时除了陪孩子,也要保留一点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生活还是要保持一点点热爱,把自己的心态放好一点。

我看到这边的家长,有去练瑜伽的,有去做手工的,我就觉得他们这样都挺好的,会比较乐观一些,不要太执着于孩子一定要脱帽,一定要跟普通孩子一样。

无论怎样,日子都还是要过的,还是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热爱生活。


有智慧,有坚持

有陪伴,有豁达

妈妈带小朋友成长的经验

值得我们所有人夸赞和学习

希望我们的分享

能够给更多家庭带来干预的希望和方向

期待更多家长加入我们的行列

分享爱·爱分享

让爱心和希望在家长群体中传递


课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