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知识】认识“人”与“物”——心智认知基础
来源: | 作者:Autism星心智援 | 发布时间: 2023-06-12 | 218 次浏览 | 分享到:


why:孩子需要学习心智认知?


心智认知,是社交技巧中的一环,也是孩子进行社交输出时必不可少的“材料”。

谱系干预的最终目标帮助孩子理解世界,融入社会人际交往,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认知,正是我们了解世界的过程。

我们首先要先要理解心智认知的基础——“物”与“人”的概念。


一、认识:“物”

“物”泛指我们在生活中接触的一切具象物件。我们的世界是由“”组成的,‘物’是组成生活的最简单元素。

我们对一个物品的认知方式,并非单一的“看”,而是经由多感官输入后,在大脑里进行的信息整合。

案例


宝宝第一次接触“苹果”,看到圆圆的红红的苹果,摸摸苹果皮的触感,闻到苹果的香味。

然后,妈妈把苹果切开,宝宝拿起切好的苹果,啊呜一口咬下去,品尝苹果酸甜的味道。

这个过程中,宝宝对从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的角度接收“苹果”这一概念,他的大脑中也开始逐渐勾画“苹果”的印象


由于更加复杂的概念,往往都是由简单的概念组成的。”的概念也是一切抽象的事物的具象基础。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需要引导孩子理解具体的"物",才能进一步学习功能、类别、颜色、形状等抽象的内容。



“物”的概念教学案例


“物”的概念除了在生活中通过多体会,在课堂里,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策略,教授孩子“物”的认知。


教学举例

一、配对

材料:实物与图片

目的:让孩子将实物苹果与图片苹果搭配,即将“苹果”的形象与“苹果”实物相关联。

操作案例:准备实物苹果以及对应实物相同的图片,将两张图片放置在桌面上,然后让孩子手拿苹果,说:“找苹果”,并引导孩子将实物苹果与苹果的图片搭配。

二、指认

材料:不同的实物或图片

目的:让孩子辨认出“苹果”,即将“苹果”的发音与“苹果”实物相关联。

操作案例:准备一些实物,比如苹果和香蕉,放在孩子面前,说:“找苹果”,并引导孩子找到苹果。





二、接触“人”


图片

”的概念,本源自于人脑对“同类”的天然觉知,婴幼儿天生就喜欢人脸,会观察照顾者脸上的表情。

但由于自闭症儿童对“人”的概念天然缺乏敏感度,所以在认知教学中,“人”也需要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进行教学。


“人”的概念,包括:


1、对人的概念。觉知眼前的存在是“人”,“人”有其独特性,和其他无机物件、动植物存在区别;

2、理解角色名词和姓名。如了解身边这些人: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师……还需要了解自己的名字以及身边人物的称呼,并把它们和具体的“人”对应起来。

教学举例


一、目光跟随

目的:让孩子意识到熟悉的“人”的存在,并关注人。

操作案例:确保孩子的注意力没有被吸引住的前提下,妈妈或老师出现在孩子视线内,并引导孩子注视妈妈或老师。

在这个过程中,最好弯下身或者采取坐姿,确保孩子能看到成人的脸。


二、找妈妈

目的:让孩子将人称代词与熟悉的,具体的“人”建立联系

操作案例:对孩子说“找妈妈”,并引导孩子找到妈妈。妈妈的角色也可以换成孩子熟悉的其他人,目的是让孩子将人称与具体的人建立联系。


在孩子了解“人”、“物”基础概念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学习功能、类别、颜色、形状等抽象的内容。

而在人与物的互动上,我们提出了“心智十大要素”,来概括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下期预告——认识心智十大要素




课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