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执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
“执行功能”这一术语,来自神经科学理论,指的是人类执行或完成任务时需要的一些基于大脑的技能。
它们包括控制及执行一连串有计划的活动,以达到默认目标的能力,当中包括抽取数据、计划及抑制反应、监察进度等过程。
“执行功能 ”的生理机制
一般认为,大脑额叶系统在执行技能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脑额叶,包含前额皮质在内的区域,连同它们与相邻区域的连接,构成大脑形成与发展执行技能的基础。
研究表明,在童年至青春期的时期,额叶中出现了“不用则废”的过程。也就是说,使用中的神经连接保留下来,没有得到运用的就被废弃。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充分练习了执行技能的孩子,不但在学习着自我管理,而且还在训练的过程中发育大脑结构,这些大脑结构支持着孩子的执行技能提升,直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期。
这也意味着,儿童时期是帮助强化孩子学习与发展执行技能的至关重要的机会。父母和老师应当抓紧这段时间,对儿童的执行技能展开训练。
两大维度,11项“执行功能”技能
(注:以上表格引用自《聪明却混乱的孩子:利用“执行技能训练”,提升孩子学习力和专注力》)
谱系儿童的“执行功能 ”障碍
研究表明,超过80%的自闭症谱系儿童存在执行功能的缺损,他们会在接收外来的信息,在处理这些数据以作出恰当反应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
● 缺乏规则意识,乱动他人的物品
● 难以进行等待或轮流任务
● 抗拒活动程序、顺序的变化
● 执著于单一的问题解决方法
● 重复犯错,无法从错误中总结经验
● 对批评过度敏感,情绪波动异常严重
● 行为被动,需要反复提醒才能开始行动
● 难以同时处理多种感官信息或多步信息
● 思维混乱,难以整理物品或整合信息
提升“执行功能 ”,几条重要的原则
1、直接传授孩子存在不足的技能
有的孩子,不能通过观察或耳濡目染有效地学会技能,不能有效地运用执行功能,当他们独立运用时,就会遭遇挫折和困难。
我们要给这样的孩子提供直接的教学,帮助他们习得所需的执行技能(见上表11项执行功能技能)。
先确定我们要增长的技能,然后设计和执行教学顺序,最初密切地监督,接下来将提示与支持慢慢地减小,直至完全消退。
2、考虑孩子的发育水平
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要了解孩子实际的发育水平,按孩子的发育水平匹配任务和要求。
就像我们知道,5岁的孩子不可能自己准备幼儿园里的午餐,10岁的孩子不能独自在出门旅行前收拾好行李,14岁的孩子不能独自一个人居住。
理论上6岁的孩子可以在小学课堂上安坐40分钟,但如果一个6岁孩子在课堂上从来安坐不到20分钟以上,那么就不能按一般6岁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
3、促进技能内化
孩子的技能从外部控制到内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孩子的技能还不能内化的时候,大人需要控制好孩子,改变外部因素,再促进技能内化。
比如,当孩子还很小时,过马路还不能控制自己不冲出去。那我们在马路边就会紧紧抓住他的手,确保他的安全。
等孩子再大一点,有了之前足够的控制和一再强调:“不能冲出马路”,孩子才能把这条规则在心里内化,不再冲出马路。到那时,我们就没必要时时刻刻盯着他了。
4、改变外部因素
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某些外部因素,使任务变得可控,并鼓励执行技能的发展与提升。
可以考虑的方式有改变环境、调整任务,或改变与孩子互动的方式。
这些事情也许十分简单。比如,让缺乏持续工作能力的孩子在干扰少的环境中写作业,并且大人能够进行监督和提醒,并且鼓励他聚精会神地做下去。
如果孩子情绪控制能力不好,我们可以给他找年龄更小的玩伴来匹配他的能力;或者减少伙伴的数量来增加可控性,等等。
5、运用孩子渴望变得熟练与获得控制的动机
年龄再小的孩子,都希望获得掌控感,他们会通过熟练掌握某件事情,或努力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来感受控制感。
有时,孩子会想方设法地获得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父母会感到有些矛盾,因为孩子想要的与父母想要的产生了冲突。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来给予孩子掌控感。
比如,告知孩子这个时间段一定要坐下吃饭后,给孩子选择:在餐桌上吃,还是在沙发茶几上吃?帮助孩子减少与父母和任务的冲突。
6、让任务与孩子的能力相匹配
困难的任务有两种:一种是孩子不擅长的任务,另一种是孩子擅长但不喜欢做的事。
取决于困难的种类,我们要运用不同的策略。
如果是第一种,我们可以把任务分解成许多小步骤,等孩子完全掌握前一步,才进入下一步。
拿刷牙举例。最开始,我们可以只让孩子挤牙膏,然后帮孩子完成整个刷牙过程,并且孩子一挤好牙膏,就要表扬孩子。
当孩子能熟练挤牙膏,我们就能前进到下一步,让孩子挤牙膏,然后把牙刷放进嘴里,再帮助孩子完成整个刷牙过程。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简化任务的第一步,减少孩子的抗拒心理。
比如,先让孩子挤牙膏,并在孩子完成第一步后立刻给孩子积分奖励,每完成一个步骤给一个积分,鼓励孩子进行下去。
接下来,逐步提升任务难度,比如每完成两个步骤才能获得一个积分,直到孩子可以独立完成整个任务。
7、运用奖励增强教育效果
奖励可以是一句简单的口头表扬,也可以是一个积分系统,只要得到足够的积分,孩子就能兑换想要玩具或零食。
有时候,熟练掌握任务本身就是给孩子的奖励。比如孩子学会自己站起来走路,或爬楼梯,就能探索更广的范围,这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但有些任务本身不足以让孩子获得有效的激励,我们就需要给孩子额外的奖励。
比如做作业,有的孩子不在乎成绩,也不在乎不做作业被老师批评,作业本身就不足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
这时,我们就可以为孩子提供额外的奖励,比如在规定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获得一个积分,激励孩子按时完成作业。
8、为孩子的技能提升提供程度恰当的支持
这条原则包含两个同等重要的部分:
①程度恰当的支持 ②目的是孩子的技能提升
我们容易犯两种错误。要么给太多支持,孩子尽管完成了任务,但没能提高执行技能;要么给的支持太少,孩子完不成任务,也不能提高孩子的执行技能。
比如,当孩子准备学开门时,我们先不直接给他开门,而是站在旁边,做好支持的准备,如果孩子自己没能打开门,就出手帮助。
如果孩子将手放到门把手上,但不会拧,我们可以把手放在他的手上,教他拧门把手。
反之,如果我们总是直接替孩子开门,那孩子永远都学不会自己开门。
如果我们不教孩子拧门把手,放任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失败,那孩子不仅学不会开门,反复受挫的经历,还可能会让他日后逃避“开门”。
9、在孩子熟练掌握技能前继续监督和调整支持
有时候,父母学会了将任务分解,强化孩子的成功,但孩子的进步还是很慢。
这通常和父母没能正确把握孩子的技能掌握情况有关。我们鼓励父母注意观察孩子微小的进步。
可以制作一张表格,将想要提升的技能写下来,然后用尽量精确的语言去描述孩子目前的技能水平。
然后,定期查看记录,将记录内容和孩子现在的表现对比,并持续记录。一旦发现进步,就调整干预措施,以匹配孩子现在的水平。
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并调整支持计划,就能推动孩子持续进步。
10、逐渐减少提示和支持,不能突然撤除
当我们支持孩子足够长时间,让孩子成功完成任务或运用某项技能,我们不能突然就撤除支持。
我们要慢慢减少支持力度,让孩子逐渐习惯独立完成任务和运用技能。
就像教孩子骑车时,我们一开始都会抓紧自行车的后座,帮孩子保持平衡。随着孩子不断练习,我们偶尔会松手一两秒,看看孩子能不能自己保持平衡,慢慢地,松手的时间逐渐延长,直到孩子可以独立骑车。
但如果我们永远紧紧抓着后座,孩子就永远都学不会独立骑车;如果我们一直紧紧抓住,然后突然完全松手,孩子就一定会摔倒。
谱系孩子的“执行技能 ”训练困难
谱系儿童缺乏社交意向,缺少对人的意识和兴趣,缺少对外界刺激的兴趣和反应,影响执行技能的学习和使用。
他们的生理系统和神经反应异于常人,对某些刺激过度反应,而对另一些刺激反应不足,也会限制他们执行技能的发展。
所以在自闭症谱系儿童的干预中,我们要先提升孩子的社交动机,让他们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和使用执行技能。
同时,也要更加密切注意孩子的反应,确保刺激不会过度,也不会太弱,确保他们可以通过干预习得执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