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心读书会】《乐在地板时间》
来源: | 作者:Autism星心智援 | 发布时间: 2022-09-19 | 331 次浏览 | 分享到:



《乐在地板时间》



推荐语

地板时间理论(DIR)于80年代由美国的科学家创立,于2004年底传入香港,并且根据本土化被编成教材,随后传入大陆。地板时光以游戏为核心手段对孤独症孩子展开干预,与孤独症干预目前的“主流”理论ABA相比,地板时光模式着重孩子的情感以及兴趣,通过互动,联系孩子脑部不同的部分,进而建立更高层次的社交。除了地板时间活动以外,完整的DIR训练模式还包括半结构的活动,为孩子提高训练语言、知觉运动、体能、感知和视觉空间、社交活动、同伴关系的训练活动。




作者信息

 

香港协康会

协康会(Heep Hong Society)是香港一个的儿童教育及福利机构。自九十年代初,协康会透过跨境合作计划及培训课程,与两岸三地等地的华人社区同业分享经验,推出多套实用教材,让业内人士、家长及学生作参考。



 
推荐人群

家中有各个能力阶段的孩子,对地板时光(DIR)理论及实际干预实操如何进行有了解意向的人群。由于内附操作示范光碟,没有干预经验的人群也可阅读和观看



目录框架

第一部分:DIR理念简介

概论

功能性情绪发展阶段

个别差异

关系为本

地板时间

半结构活动

 

第二部分:DIR活动建议

使用指引

DIR功能性情绪发展观察表

活动范例

附录:DIR功能性情绪发展观察表(空白表格)




正文选段
第一部分:DIR理念简介

概论

DIR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摘要

发展心理学一般强调孩童时期的人际关系及家庭功能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一些包合发展取向理论( developmental approach)加强亲子互动及关系,以及着重共同专注及社交关联(social engagement)等的早期介入计划,均能够提升治疗的果效( Mahoney& Perales,2003;Kasari et al,2010)。同样是发展取向的DR理念也指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自然沟通(spontaneous communication)及支持与关爱的关系(nurturing relationship)是提升亲子联系(engagement)和建立孩子学基础的两个重要因素。透过改善亲子间的沟通与关系,有助孩子往后的社交、情绪及智能发展。

 

近年一些关于DIR的研究报告已证明了它的治疗成效。以下是部分的内容摘要。

 

 ·Greenspan& Wieder(1997)发表的一份成效研究指出,二百个接受了「DIR地板时间」的咨询或治疗个案中·有超一半的儿童达到「良好至优良」等级的果效。这包括能持自发的双向沟通乐意投入四周环境、明白社交讯号( (social signals)和参与假想游戏等数方面的改善。他们从上述研究中挑选了十六名表现良好的儿童进行了十至十五年的跟进。从照顾者评价、他们的行为和学业成绩等各方面的表现显示,他们都能把已获得的能力(例如:同理心及社交技能等)延至青少年阶段(Wieder Greenspan,2005)。

 

·根据「DIR地板时间」理论发展出来的 Social Emotional Growth Chart( Greenspan,2004)被认为能够分辨有异常发展和情绪问题的幼儿,并被 PsychologicalCorporation加入于新版的 Bayley Infant AssessmentScales(Greenspan,2005)

 

·Surfas(2004)研究显示,透过「DIR地板时间」的介入,四十名患自闭症青少年的功能性情绪表(包括:他们的沟通意图、社交情绪和互动能力等)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由「DIR地板时间」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一套密集式家长教育计划-PLAY Project Home Consultation在儿童的进展和家长的满意程度方面均取得满意的成果( solomon et al,2007).

 

 

什么是DIR?

DIR模式(Developmental, IndividualDifference Relationship- based Model)有系统地检视孩子于独一无二的生理状况、家庭关系及互动方式下的发展和能力助我们识别及综合孩子与其家庭的需要。这治疗模式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发展取向( Developmental)

DIR的治疗理念是建基于孩子的发展需要。孩子于六个不同的阶段顺序发展「功能性情绪技能」(functional emotional skills),它们是成长及学习的重要基础。一般孩子要建立这些技能并不困难,但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来说则是一挑战。他们生理上的发展差异,使学习的过程变得困难重重。然而,这并不表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不可能建立「功能性情绪技能」,只是他们花的时间可能比一般孩子长。我们会在后文详细介绍六项「功能性情绪技能」和相关的发展阶段。

 

个别差异( ndividual Difference)

每名孩子的脑神经系统发展也存在差异。他在接收和处理讯息、计划动作步骤等方面的能力都不尽相同·DIR强调了解个别孩子的独特需要,包括生理上的困难,以及这些困难如何影响孩子与人互动和发展「功能性情绪技能」,给孩子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一方面调节外在的环境,另一方面藉着训练改善孩子的生理系统,再配合地板时间策略( floor time strategy),把孩子带返健康的互动关系里

 

关系为本( Relationship- based)

DIR理念强调与孩子建立关系及情感互动( (relationship&affective interaction)的重要性孩子的情感犹如乐队的指挥,它帮助协调和驱使孩子运用各范畴的能力。跟从孩子的喜好,以愉快和彼此配合的互动方式吸引孩子对世界事物产生兴趣将改善孩子的「功能性情绪技能」,并扩阔子的学习经验。因此,照顾者及家人须注意与孩子相处时的反应和情感的表现,通过有效的互动模式扶助孩子发展与成长。

 

DIR模式应用于所有孩子的训练及治疗,对于有发展障碍的孩子(例如:自闭症及相关障碍、智力障碍、学习障碍、唐氏症候群、发展迟缓感觉统合障碍、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或大脑麻痺等)更特别受用。

(P14-15)


功能性情绪发展阶段

(Functional Emotional DevelopmentalLevels)


当父母或照顾者能解读并响应孩子的情绪反应时,互动就正式开始,同时也开始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例如:情绪、认知、动作、语言和社交技巧等孩子发展的早期,于六个不同的阶段顺序建立「功能性情绪技能」。这六个「功能性情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个向上发展的阶梯。孩子必须打稳基础能力,才能逐一向上发展另个阶段的能力。孩子一般在四、五岁已建立了这六个阶段的能力;而有自闭症及相关障碍或其他发展问题的孩子则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掌握这些阶段的能力。

 

阶段一:自我调节及对世界产生兴趣(从初生至三个月开始发展)

 

自我调节

婴儿一出生即置身于一个充斥着各种感的世界——房间的灯光、妈妈的声音被抱起的动作和触碰、奶粉的味道、衣服上清洁剂的气味等。所有这些息都令婴儿感到无比的兴奋但与此同时,婴儿要学习不要有过度的反应换句话说婴儿要学习如何能在接收不同感觉讯息的同时,也能调节自己的反应并保持冷静。

 

对世界产生兴趣 

婴儿渐渐地学会依照自己的兴趣来寻找讯息,同时亦会运用这些讯息来安抚自己的情绪。例如:当婴儿哭泣时,妈妈就会抱起他并轻声抚慰他,令他回复平静;下次当婴儿感到不安时,他会期望听到妈妈的声音、闻到妈妈的气味或是被抱着的感觉,以令自己平静下来。婴儿运用自己的感去探索外在的世界并尝试了解一些规律与模式,智力就开始建立了。

(p23)

 


第二部分:DIR活动建议

使用指引


DIR功能性情展观察表

参考了DIR评估工具「功能性情绪评估量表」(The Functional Emotional Assessment Scale)及有关DIR的文献与书籍,编者改良并设计了适合导师家长使用的「DIR功能性情绪发展观察表」,方便使用者能初步了解孩子的「功能性情绪能力」。另外,编者亦提供了填写观察表的指引及范例,帮助使用者明白如何使用观察表。

 

「地板时间活动」及「半结构活动」

编者将DIR治疗理念注入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目的是示范如何更有效地藉着这些活动来建立孩子的互动和学习动机我们根据孩子于DIR功能性情绪发展「阶段一、二」、「阶段三、四」和「阶段五、六」的训练需要·顺序提供了超过六十个活动范例,当中包括了「地板时间活动」和「半结构活动」适合家长或导师在家中或课堂上应用家长或导师也可以参考「调节及变化」建议活调校活动的难度,把活动应用于其他发展阶段的孩子,例如:把「阶段二」的游戏加入多一点来回沟通的元素,然后用于已达到「阶段三、四」的孩子。

 

「地板时间活动」或「半结构活动」均建基于DIR的理念,所以它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强调利用情感带动孩子从互动中学习;明白孩子的生理挑战和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过程中,需要配合一些「地板时间」策略,例如:尊重孩子的喜好;调校合适的互动节奏;等待孩子的回应等。然而,「地板时间活动」和「半结构活动」也各有不同的焦点例如:「地板时间活动」强调孩子的主导和自发的情感互动,成人需跟随孩子的带领(例如:跟从孩子当时的情感需要和兴趣),以增加来回沟通的机会和延长互动。而「半结构活动」则先有一个预设的场景或活动程序,例如:模拟到茶楼品茗(日常活动)、玩音乐椅或麻鹰捉小鸡(儿时游戏);重点是孩子透过参与活动,学习互动、多作思考及解难。这两种方式均是DIR综合训练方案重要的环节,成人要了解它们的焦点才能有效地使用这些活动。

(p62)

 

填写「DIR功能性情绪发展观察表」例子

让我们利用以下的个案作为例子,简单介绍怎样运用「DIR功能性情绪发展观察表」来分析孩子的能力。乐乐今年五岁,妈妈观察和综合了这一个月来女儿在家中、在校和外出的表现,填写了这份观察表:



(p70-71)



活动范例
 
阶段一、二:地板时间活动
个别活动名称:搔搔痒
个别√
小组√
 
重点·对活动感兴趣,专注一会儿并保持平稳的情绪
 ·与成人一起时表现轻松开心及满足
·留意并期待成人的反应与动作
 ·运用表情、声音(说话)或肢体动作响应成人或主动沟通
 
物料·手偶
 
活动程序
1. 成人拿着孩子喜欢的手偶,与他进行搔痒游戏·成人可以轻轻地拖着孩子的手,然后有节奏地说:「我现在要搔你一的一「手」啊!」成人像搔痒般触孩子的手后·可以转到身体其他的部位,例如:脚板·肚等
策略  用慢但活泼的声音作出预告让孩子预测和期待成人的动作,改善孩子的专注
 
2.等候孩子指出要搔痒的部分或伸出手或脚示意·成人便按照孩子的意思·搔他不同的身体部位。
 
3.继续游戏,成人可以一面唱着儿歌,一面拖着孩子的手准备搔痒他:儿歌唱到最后一句时,便改变节奏由慢至快制造气氛吸引孩子,歌曲完结时便搔痒孩子。
策略  适宜选取较短的儿歌,例如:「小黄狗·骨头·汪汪叫·人人话好朋友!」
 
4.接着,成人唱到某些段落故意停下来转变唱的节奏或加入简单的动作(例如:摸头拍手)来吸引孩子继续注意成人,加入惊喜
 
调节及变化
·注意孩子对搔痒游戏的反应,避免过分刺激孩子令他的情绪过高涨
·若孩子的反应过强,显得情绪高涨或过分退缩等,成人可以减慢动作和说话速度·或以较轻柔的力度来进行游戏。
·有时候,给予孩子一点背部的支撑,例如:让他躺在地上或背靠大垫子这有助孩子注视成人的面孔和投入活动
·使用孩子喜欢的其他物品(例如:布偶或触感玩具等)代替用手偶瘙痒孩子:或给孩子展示物品看看孩子对哪一件较有兴趣
(p79)
 
阶段五、六:半结构活动
活动名称:薄饼大师
个别√
小组√

重点·把超乎现实(天马行空)和实在的意念串起来,发挥假想意念
    ·于游戏中运用视置空间能力
    ·按视觉提示完成活动的目标

物料·薄饼的照片、白板、白板用、彩伞、长方形的大毛巾、正方形的大画纸、日常用品(例如:纸张文具、衣物等)
 
活动程序
 
1.分享到薄饼店吃薄饼的经验
策略  出示一些薄饼的照片,吸引孩子的兴趣,也帮助孩子集中地谈论这个话题
 
2.跟孩子合作制作一个薄饼,讨论关于薄饼的形状和配料等。当孩子发表意见时,成人于白板上画出孩子的意念。
策略  持开放的态度,接受非传统的薄饼设计,例如:三角形、四方形
策略  多表示欣赏孩子的意念,尤其是创新的意念。
策略  把孩子的想法形象化地画出来·成为视觉提示
 
3.请孩子在房间内搜寻一些日常物品来模拟薄饼配料(例如:丝带当作芝士乒乓球当作鸡蛋、红色袜子当作香肠),然后分享和简单解释他们的选择。
 
4.提供一些物料让孩子选择作为薄饼的饼底,例如:圆形的彩伞、长方形的大毛巾、正方形的大画纸等。
策略  当孩子忘了刚才的讨论,成人便装作不明白,问:「为什么饼底的形不同了?」并提示孩子留意白板上的图画,配合商讨时的意念

5.最后,孩子把饼底放好,并把配料放在饼底上,完成薄饼。
 
调节及变化
·孩子的生活经验会影响他的假想意念,例如:孩子较少接触薄饼,对薄饼的印象不深刻,可以用其他食品主题代替,例如:蛋糕、早餐。
·假如孩子容易分心或视觉搜寻能力较弱,成人可预先把物料集中放在某地方,减低活动的难度。
·假如孩子还未能联想以其他物品代替实物,可把玩具食物(例如:玩具香肠)放在房间内让孩子搜寻。
(p134)
(注:以上“正文选段”部分均节选自协康会《乐在地板时间》,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课程分类